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金沙集团1862cc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金沙集团1862cc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侧记

 

历史性的跨越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侧记

  1月22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成为本次人代会上的又一大热点。

  招待会由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常卫国主持。记者们对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地方财政收入超千亿、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这些历史性的跨越十分关注。会场提问踊跃,气氛热烈。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焕鑫、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谭成旭、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赵明鹏、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忠国、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刘文、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主任左大光、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朱京海向记者介绍了辽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焕鑫在记者招待会上概括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亮点”:一是增长较快。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1022亿元。二是效益较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72亿元,增长62%,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三是结构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非公有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两个百分点。四是活力提高。坚持把解决体制机制矛盾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五是后劲增强。推进100个工业结构调整、100个重大基础设施、100个高技术产业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六是民生改善。

  刘焕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gdp超万亿元,财政收入超千亿元,在辽宁经济发展史上,是历史性的突破,这表明辽宁老工业基地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数字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振兴成果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增多。这表明,辽宁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辽宁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谭成旭在介绍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关情况时说,2007年,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对工业的牵动地位不断增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其标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快,工业增加值达到1432亿元,同比增长32.3%;销售收入达到5162亿元,增长40%。二是运行质量高,利税达到了384亿元,增长53.6%;利润达到232亿元,增长75.8%。三是社会贡献大,全年工业26.4%的上缴税金来源于装备制造业,工业就业人数当中装备制造业占1/3,达到近百万人。

  针对装备制造业带动原材料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发挥哪些作用的问题,谭成旭举例说,装备制造业本身的快速发展,它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如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它成功研制出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成为我国继上海和青岛企业之后第三个具备大型船用曲轴生产能力的企业。在突破大型船用曲轴的同时,也实现了大型毛坯的突破。同时,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风电领域进展较快,1.5兆瓦的风机已经生产了500余套,订单达到了2500余套,并且开发出3兆瓦海陆风机技术,这些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对我省整个原材料工业的拉动非常大。

  赵明鹏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2007年全省科技创新的主要成就。2007年,以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科技创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400亿元,增长33.9%。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多轴联动高档数控技术等168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速度加快,市场交易的合同额产值超过900亿元。

  针对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保障今后五年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赵明鹏回答说,要着重实施具有突破性的7大科技支撑行动:即实施企业自主创新的提升行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关键技术突破行动。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实施高新技术发展科技促进行动。以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以惠及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实施民生科技行动。以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目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目标,实施环境能力建设行动。

  2007年,我省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和谐为目标,坚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李忠国说,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振兴辽宁的重要支撑。2007年,44个县(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8%,增幅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乡财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省现代农业建设也迈出新步伐。去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实现119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4773元,比上年增加了683元。

  当记者问,我省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渠道有哪些时,李忠国说,全省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主要是收入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二、三产业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503元,比上年增加292元。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加。五年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22元,是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时期之一,逐步拉近了与沿海省份的差距。

  作为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2007年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土地开发稳步推进,而且招商引资的效果明显;不仅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而且区内项目运行良好,已经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到2007年“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主要特点,刘文说,首先,大项目集聚势头良好,项目数量越来越多,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截至去年底,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累计批准入区注册项目平均单项投资额达到2.89亿元,签约项目平均单项投资额达4.12亿元,在谈项目平均单项投资额达到7.95亿元。其次,项目开工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新开工建设项目201个,占累计开工建设项目总数的71.53%,投资总额377.5亿元。另外,随着新加坡万邦集团、台湾富士康集团、韩国stx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入驻我省沿海重点发展区域,不但直接有力地拉动了5个园区本身的开发建设,同时也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名副其实地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新亮点和新热点。更重要的是目前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对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内外商前来考察、洽谈、签约投资的势头越来越猛烈,开发建设很有气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近年来,通过推进各项改革,我省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活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释放出巨大的爆发力。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左大光着重介绍了我省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就。一是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中央、地方、民资、外资等多种投资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二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了向工业城市、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城市集中;行业上,相对集中在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服务业上。三是国有企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央企、民企、外企等战略优惠大厅的合作伙伴加盟,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国有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增加。五是国有企业素质和实力明显增强。左大光说,历经改革锤炼,我省国有经济的爆发力开始显现。2006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首次盈亏相抵,实现了扭亏为盈。从国资委监管的26户企业看,2007年实现的利润是2006年的1.4倍,这也标志着我省的国有经济由改革脱困开始朝着发展振兴和不断壮大的方向前进。

  2007年,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了“双下降”,这是我省环保史上的重大突破。一年来,我省严格新建项目的环保审批,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同时严格环境执法,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启动了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试点建设,全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朱京海首先回答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记者提问。他说,我省在2007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目前,沈阳市和台安县等20个市县启动了生态市(县)建设,抚顺、朝阳、盘锦也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了生态市(县)的系列创建的工作局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我省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情况的问题时,朱京海说,在环境监理方面,辽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目前,我省主要在新建项目中开展环境监理,如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葫芦岛港等生态敏感类的工程建设项目,高速公路等施工期有污染的建设项目,饮用水源等人民群众生命线工程,沈阳地铁工程等人口密集区的施工项目等。这次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未来五年我省要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理力度,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

  中直新闻媒体、省直新闻媒体、香港新闻媒体等30家新闻媒体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辽宁日报 谢文君王笑梅)

网站地图